全球有機硅網訊: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具有自我修復機制的塑料。這種材料能夠修補直徑達1厘米的空洞,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恢復材料絕大部分的原始強度。目前該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雜志。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材料學家溫迪·薩特·科魯茲和她的同事將化學與機械工程學研究結合起來。研究人員研制了兩種液體,將這兩種液 體混合后會引發兩個反應,第一個反應能夠把混合物變成凝膠,第二個反應則逐漸將其凝固成硬塑料。接下來,研究人員對塑料進行了受控沖撞,旨在形成一個孔洞 和無數的裂縫,從而測試其自我修復能力。這一過程導致微通道破裂,進而使液體流出、混合并最終固化。在這一過程中,注滿一個直徑約為1厘米的孔洞需要20 分鐘,而這種凝膠大約3個小時便可以凝固為堅硬的塑料。研究人員如今正致力于使這套系統能夠以更快的速度自我修復。
這項新技術的潛在應用范圍從航空航天工程一直覆蓋到外科植入手術。不過,現實生活中的聚合物斷裂可能比實驗室中所產生的斷裂要復雜得多,因此自我修復機制可能需要依賴多種技術的結合。